一、课程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1、教学准备
(1)备大纲
认真研读拟开课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本课程与先行课和后续课程的关系,及本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本课程教学目标。
(2)备教材
根据教学要求选择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在得到教研室批准后,作为课程教学用书。并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处理和调整。
(3)备学生
根据教学要求,认真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设计适合于学生的教学问题。
(4)备内容
熟悉课程内容体系、确定内容体系的改革创新点,突出重点与难点,关注理论联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选择精当例证,明确讲课进程与思路;同时明确教学实践与作业要求、课程考试类型、教学时间安排。
(5)备讲稿
认真撰写教案与讲稿,新开课在开课前完成三分之二以上讲稿,经教研室批准后,在教学中使用。对完整使用过的教案与讲稿,应根据新的情况和要求及时补充、更正完善,吸收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反映学科及课程的前沿学术动态。同时,在上课前备齐教学日历、课表、考勤表、记分表。
(6)备课件
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使用CAI课件或使用电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的课程,应在开课前进行课件使用预演、熟悉相关设备。
(7)备实验
有实验要求的课程,应认真制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案,并在开课一天前完成实验教学的各项准备,保证实验教学如期顺利进行。
2、课堂教学
(1)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及教学周历的要求,基本理论概念清楚、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教学中能吸收新成果,反映新信息,注意介绍学术发展前沿的新动态,理论联系实际。
(2)采用灵活多样且适合的教学方法,体现启发性、研究性原则。能因材施教,讲普通话,表达清楚,条理性强,板书工整、有序,字体规范,善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且效果好。
(3)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准时上下课。不随意停课、调课。虚心征求学生和其他教师的意见并积极改进教学,热心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等。
(4)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和预订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学生能及时参与课堂学习,学生课堂气氛浓厚,师生交流好。
(5)衣冠整洁,仪表举止言论符合教师身份,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寓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3、辅导答疑
(1)每周安排一次答疑,每学期至少集中辅导答疑2次以上。
(2)与学生有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有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辅导答疑,采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辅导模式。
(3)辅导答疑时主动热情,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4、作业
(1)作业量适中,且在教学过程中均匀分布。学生能及时交纳作业,作业工整认真、准确率高。
(2)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难度适中,能促使学生获得知识、训练能力。
(3)自然班级学生作业全数批改。对作业量多的基础课适当配备助教帮助批改,每班至少批改1/2,但主讲教师至少批改1/5的作业量。
(4)批改及时、认真、细致,有签名、点评。
(5)作业成绩作为年终成绩的一部分记入,且记载清晰规范。
5、考试
(1)试题覆盖所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难度适中,既能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反映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公共课程或理工科课程应建立试题库。
(2)批改认真、规范,每道题均有小分,累分准确,成绩准确反映学生考试情况。
(3)成绩登记表填写规范、准确,且有任课教师本人签名。试卷保存完好。
(4)成绩分析全面、科学、合理。
二、实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1、实验教学文件与计划
(1)有完备的实验教学大纲,并符合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实际情况,科学可行。
(2)选用统编教材或自编的实验指导书。
(3)有实验课表和实验安排表,实验课安排合理、科学、规范,按培养方案要求100%开出实验。
(4)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相结合,所有实验课都必须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备课与实验教学准备
(1)教案齐全,内容明确,讲解要点、重点突出,能反映教学组织过程。
(2)新开实验及首次上岗教师有试做、试讲记录,有标准的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数据处理及分析正确,试做实验在实验技术人员协助下由授课教师独立进行,试做中按对学生的实验仪器测定、处理实验数据并写出正确的实验报告。
(3)实验场地整洁,仪器设备状态完好,实验材料准备充分,无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指导教师对仪器设备状态清楚;有安全措施。
(4)实验分组方式及分组人数合理,并按规定组数开出实验;有实验分组安排表,并预先通知学生。
3、实验授课
(1)实验内容:
①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并有相应记录;
②让学生清楚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③实验内容完整、充实,讲课与实验操作时间分配合理;
④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2)教学方法:
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训练;
②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
③能及时排除仪器设备故障;
④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
(3)课堂管理:
①维护好仪器设备;
②保障安全;
③认真做好原始实验数据的检查,严格执行原始记录签字制度。
(4)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并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原理及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促使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4、实验指导
(1)根据学生实验情况,定期进行实验指导。
(2)与学生有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教师能及时答复学生提出的问题。
(3)实验指导时主动热情,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5、实验报告
(1)每次实验教学后,均须布置学生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2)对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等均提出明确的要求。
(3)批改及时、认真、无错漏,并符合规范要求,批改率100%。
(4)每次实验成绩均能认真记载,且清晰规范。
6、实验考核
(1)试题内容:
①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
②理论试题具有代表性,覆盖面广,难度适中,试卷至少两套,并有评分标准;
③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配套,且应有评分标准,试题能够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批改认真、规范,每道题均有小分,核分准确。
(3)成绩登记表填写规范、准确,且有任课教师本人签名。试卷保存完好。
(4)成绩分析全面、科学、合理。
三、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1、教学条件
(1)有内容详细、符合教学基本要求的课程设计大纲;有益于操作、合理的评分标准。
(2)有一支人数充足、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队伍担任指导教师。
2、组织管理
(1)选题:
①课程设计课题进行双向选择,安排合理;
②课题符合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能够结合社会实际和工程实际,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③课题深广度、工作量适中,难易适当。
(2)认真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阶段的检查与总结,写出具有实际指导工作价值的总结材料;有具体的过程管理措施并落实到位,管理严格。
3、教学过程
(1)全过程的指导方法科学合理;在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下,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并正确运用研究方法或手段进行课程设计工作。
(2)有详细的阶段性进度表,计划性强,并认真落实。
(3)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4、教学效果
(1)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方案论证充分;收集资料进行加工、分析、综合的水平高。
(3)实验方案合理、数据可靠、数模建立正确;计算机应用能力强。
(4)图纸规范、符合标准、工艺可行、结构合理。
(5)正确进行技术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
(6)课程设计说明书思路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符合技术要求、撰写规范。
5、成绩评定
有成绩评定标准,执行严格,成绩评定客观、公正、公平、合理;评定成绩与学生课程设计的实际水平相符合。
6、总结归档
(1)指导教师写出总结报告,报告符合课程设计工作实际情况,对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有建设性意见。
(2)课程设计说明书由院资料室收藏。
四、考试试卷质量标准
1、考试命题的方式
根据课程性质可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及其它形式分类命题。考试命题既要注意提高质量,又要进行改革。
2、命题原则
命题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既紧扣教材,又联系实际,既有广度和深度,又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地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对考试内容、题型、题量、能力层次、难易程度等进行总体设计,按章节、教育目标、难易度等进行搭配,组成试卷。整卷试题应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并有适宜的难度、区分度,能使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
3、命题要求
(1)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好命题工作,力求做到教考分离。已建立试题库的课程应从题库中抽取试题;未建立试题库的,原则上要成立命题小组负责命题工作。
(2)试卷总分为100分。所有考试试题均要求命题人按教学大纲要求同时提交两套难度、广度、份量相当的试题,即A、B卷且A、B两套试题之间不能雷同。并附参考答案,答案应准确、全面、简洁、规范,规定各大题及小题分数分配、评分要点和评分标准。
(3)试题内容要符合以下要求:
①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全面反映教学大纲、教材的内容,试题的分布范围要广泛,知识的覆盖面要大,难易相当。试题中基本概念题约占60-70%,综合分析题约占30-40%,其中,难题约占10%。考试时间原则上为120分钟。试题表述以教材为根据,专业术语必须与教材一致。
②试题类型要多样化,各门课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的需要确定题型。
③试题内容的份量要适当,试题内容、份量和考试时间要吻合,题目难易分布要科学,以便拉开学生成绩的差距。
④试题之间答案不能重复,试题及其答案之间不能有提示性内容,避免相互提供正确答案的线索。
⑤试题的文字表述要规范、准确、简明,标点符号要正确、清楚。
五、实习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1、实习准备
(1)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宜春学院实习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制定翔实的各类实习大纲和具体的实习计划,大纲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计划科学可行。
(2)根据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规范准确地填写实习任务书,便于实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
2、实习指导
(1)实习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生的实习活动,帮助每一位实习学生制定出符合实习要求的实习计划,并在实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实习指导教师要关心实习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帮助学生根据职业道德要求开展实习工作并安全地开展实习活动。
(2)实习指导教师坚守岗位,在外地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同吃同住同活动,不擅自离开实习单位,不擅自放假(或准集体假),不越权准假。
(3)实习指导教师主动与实习单位及实习单位指派的指导教师联系,在实习单位的配合下公正、科学、准确地对实习工作做出成绩评定。
(4)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及时填写实习总结表,召开实习总结会,进行典型经验交流,所有实习总结交院及教务处存档。
3、学生实习
(1)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和带队教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实习方案,方案符合实习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
(2)尊重实习单位指派的教师,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实习方案开展实习工作。坚持每天书写实习日记,真实反映实习情况,按时完成实习作业。
(3)严格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不擅离实习岗位。
(4)实习结束时,实习学生认真进行自我小结,填写实习鉴定表,同时在实习小组中进行交流。实习鉴定表由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院。
(5)实习结束后,及时对实习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写出具有一定见解的实习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交指导教师审阅。
六、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实习结束前,教师需与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实习成绩应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学习效果、出勤情况以及考核成绩等给与综合评分,并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各级评分标准如下:
优:实习态度认真、主动、好学,实习任务完成好,达到实习大纲要求,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质量高。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得专题作业或对某些问题有独到见解。考核时回答问题完整正确,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强。
良:实习期间表现较好,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质量较好。能较好地完成专题作业,在考核时能比较完整地回答问题。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较强。
中:实习期间表现尚好,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能完成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质量一般。考核时能正确地回答问题。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尚可。
及格:实习期间表现一般,基本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但不够圆满。能够完成实习报告及实习日记,但不够系统。在考核时能基本回答主要问题,但有某些错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一般。
不及格:实习期间表现差,未能达到实习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质量较差。在考核时主要问题解答错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差。或实习期间缺勤超过三分之一者,均为不及格。
实习小结(鉴定)须进入学生档案;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必须再读,且成绩合格方可毕业。
七、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1、教学条件
(1)有内容详细、符合教学基本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大纲;有周密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有益于操作、合理的评分标准。
(2)有一支人数充足、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队伍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超过1:8。
2、组织管理
(1)选题:
①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双向选择,安排合理;
②课题符合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能够结合社会实际和工程实际,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③课题深广度、工作量适中,难易适当。
(2)认真做好组织动员和开题工作,按要求完成各阶段的检查与总结,写出具有实际指导工作价值的总结材料;有具体的过程管理措施并落实到位,管理严格。
3、教学过程
(1)全过程的指导方法科学合理;在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下,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并正确运用研究方法或手段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有详细的阶段性进度表,计划性强,并认真落实。
(3)学生能遵守学校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勤奋钻研业务,尊师互助,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教学效果
(1)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2)开题报告的撰写质量高;设计(论文)方案论证充分;收集资料进行加工、分析、综合的水平高。
(3)实验方案合理、数据可靠、数模建立正确;计算机应用能力强。
(4)图纸规范、符合标准、工艺可行、结构合理。
(5)外文资料翻译和论文摘要达到规定要求。
(6)正确进行技术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
(7)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思路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符合技术要求、撰写规范。毕业论文论点正确、深刻、有新意;论据真实、典型、充分,有针对性和较强的说服力,语言准确、流畅;思路清晰、观点明确、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文字表达能力强、撰写规范。理工科字数不少于4000字,文科不少于6000字,体艺类不少于4000字。
(8)答辩时口述条理清楚、流畅、正确、思路清晰。
5、成绩评定
(1)答辩委员会(小组)结构合理,专业性强,有权威性。
(2)毕业设计(论文)在答辩前经评阅人评阅。
(3)现场答辩:
①有规范的答辩程序;
②答辩记录准确、完整。
6、总结归档
(1)答辩委员会(小组)在答辩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报告符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际情况,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建设性意见。
(2)毕业设计(论文)按规范装订,由院资料室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