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我院举办“AI赋能教学与实践指导交流会”,特邀教育部机械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机械原理组组长、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德伦教授莅临学院作专题报告,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支部书记、机制教研室与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会学习。会议由刘健平院长主持。 王德伦教授以“基于AI大模型的机械原理教学设计”为主题,系统阐述了大模型技术在高教改革中的核心作用与实践路径。他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评什么/怎么评?”三大课程教学基本问题,结合机械原理课程案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借助大模型实现从理论讲解到实践应用的全流程AI辅助教学。 王教授指出,大模型不仅能够支持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时答疑和程序验证,还可深度参与课程设计、作业批改与学习评价,真正实现“数智融合、教学相长”。王教授特别强调,现有大模型如“通义千问”等已具备良好的通用推理与领域知识覆盖能力,无需针对机械专业进行额外语料训练,即可有效支持教学应用。教师应重点提升提示词设计与教学动线规划能力,围绕“提问—追问—质疑—验证”闭环,构建高效的人机协同教学机制。在交流环节,教师围绕AI工具选型、提示词工程、多学科赋能(如物理学、材料化工等)、学生反馈与实际落地效果等问题踊跃提问。王教授结合多年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经验,一一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 刘健院长在总结中表示,王德伦教授的辅导报告内容系统、案例详实、指导性强,为学院推进“AI+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学院下一步将组织系列专题教研活动,系统推动AI技术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与评价改革中的全面应用。 院党委书记龙玲充分肯定本次交流会的价值,鼓励教师们主动拥抱AI+教育变革,提升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持续深化与高水平院校的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新型工科人才培养的一流教学体系。 整场会议内容充实、反响热烈,我院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辅导为AI赋能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径和实用方案,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创新与实践增强了信心。
编辑:闵 捷 一审:张奇良 二审:林 超 三审:龙 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