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党的组织纪律
——“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系列谈②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韩晓青)
●我们要继续发扬党的组织优势,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保证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
党的组织纪律是规范和处理党的各级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与党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党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和矛盾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建设,才能形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强大优势。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离不开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明确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四个服从”,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对“四个服从”做了更为全面的阐述;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将民主集中的原则丰富为六条;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12个方面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的行为作了全面规定,为党员遵守组织纪律提供了遵循;党的十二大之后制定的历部党章都明确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修订党章和其他重要党内法规,建立了更为完善的组织纪律保障机制。历史充分证明,党的组织纪律健全,党的组织纪律执行得好,党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才能得到贯彻执行,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习主席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离不开严明的组织纪律。只有加强组织纪律建设,才能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保障。但客观来讲,当前少数党组织和个人在组织纪律方面仍存在问题。有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目无组织纪律,跟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安排;有的只对某个领导干部负责而不对组织负责,把上下级关系搞成人身依附关系;有的领导班子既有民主不够、个人说了算的问题,也有集中不够的问题,班子里各自为政,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等等。凡此种种违背组织纪律的现象,如果不加以遏制,就会损害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大阻碍党的事业发展。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发扬党的组织优势,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保证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如此才能加快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
习主席强调,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首先就是要认真学习组织纪律。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章,从第七十七条至第九十三条,对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的处分进行了规定,为党组织和党员划出了组织纪律“红线”,为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列出了“负面清单”。这就为广大党员干部明确了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能做。广大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有关组织纪律的规定,人人知敬畏,个个守底线,不触“高压线”,真正将组织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认真学习组织纪律的相关规定,只是一个前提和基础,更为关键的是要增强组织观念,时刻牢记自己是组织的一分子,将组织纪律内化为自身的言行准则,不折不扣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四个服从”。强烈的组织观念是党员干部走稳走好从政之路的必备素质和政治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强化组织观念,把组织纪律看成是“带电的高压线”,坚决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碰。分析那些触犯党的纪律的案例,不难发现,大多数人栽跟头都是由淡漠组织观念、放松组织纪律开始的。党员干部要以此为戒、警钟长鸣,自觉增强党的意识,强化组织观念,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时刻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接受组织纪律的约束,干事创业才能不偏方向。
此外,还要主动接受组织监督。能不能正确对待组织监督,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才能不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组织监督是一种约束,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是在提醒党员干部要时时检视自身言行,以防做出违规违纪的行为。党员干部要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经常对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的“负面清单”检视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定;有没有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有没有以组织调整代替党纪政务等处分……时时规范自己的言行,处处严守党的纪律,在主动接受监督中切实严格遵守组织纪律。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转载地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