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学生记者 徐康奕)7月6日,宜春学院智能制造与材料化工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宜春市新坊村,围绕“产业调研+安全教育”双线并行,用脚步丈量矿乡转型痛点,以专业视角勾勒振兴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高校智慧与青春动能。 产业调研:用专业视角解码乡村发展路径 新坊村曾因414钽铌矿而兴盛。随着环保政策收紧,传统采选业受限,就业岗位缩减,青壮年外出务工,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增多。实践队通过入户问卷和田野访谈,梳理出“资源型村庄”向“绿色多元产业”过渡的三大痛点:技术升级缓慢、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 农业现状:走进田间地头摸清生产需求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深入新坊村田间地头,与当地农户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当地农业生产模式、种植结构、技术需求等情况。队员们认真记录农户反映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围绕特色农产品种植、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销售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后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奠定基础。 安全教育:开展防溺水防电信诈骗宣传 针对暑期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实践团队在新坊村同步开展防溺水、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宣传活动。队员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向村民和孩子们普及防溺水“六不准”、防电信诈骗“三不要”等安全知识,提高村民和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数据整理:形成建议报告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结束后,实践团队将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农业生产优化、特色产业融合、安全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当地政府和村委会提供调研报告作为参考,助力新坊村乡村振兴。 从田间地头到村民家中,从农业生产到矿产特色,从产业发展到安全教育,宜春学院智能制造与材料化工学院的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发展现状,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编辑:高禹彦 一审:赖奇 二审:陈浩 三审:龙玲 |